近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》,提出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、污水收集管网和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,解决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,到2023年县级及以上城市设施能力基本满足生活污水处理需求。
城镇是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,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是必备的基础设施。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统计,2019年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能力超过2.1亿立方米/日,污水管网长度达57万公里。
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,近年来,中国推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能力建设取得显著成绩,但仍存在较多短板弱项。污水收集管网短板较为突出,毛细血管缺失,管网老旧破损和混接错接广泛存在,南方地区雨污溢流污染较为普遍,污水收集率和污染物消减效能不高。污水集中处理能力不平衡,不少城镇存在较大缺口,缺水地区和水环境敏感地区污水资源化利用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。“重水轻泥”现象较普遍,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滞后,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尚不规范、总体水平不高。
针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主要短板弱项,此次发布的《实施方案》从4个方面提出了多项具体举措。
强化污水处理能力建设。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,填补处理能力缺口;突出重点,对京津冀、长江经济带、黄河流域等重点区域污水处理能力和设施排放标准提出更高要求;选取缺水地区、水环境敏感区域,积极推动污水资源化利用;积极推进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。
补齐收集管网短板。作为补短板的重中之重,此项工作包括七项内容:一是强调新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,必须合理规划建设服务片区污水收集管网。除干旱地区外,新建管网应严格雨污分流。二是加快消除城中村、老旧城区、城乡结合部管网空白区,加快补齐“毛细血管”。三是通过清污分流、管网更新修复、混错接改造等途径,提升污水集中收集效能。四是对现有进水生化需氧量浓度低于100mg/L的城市污水处理厂,要求围绕服务片区开展“一厂一策”系统化整治。五是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城市,推进雨污合流管网改造,降低溢流污染频次。六是积极推进建制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。七是提升管网建设质量,鼓励优先使用球墨铸铁等管材,推行混凝土现浇或成品检查井。
推进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处置。全面推进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,污泥处理设施建设要纳入规划;限制未经脱水处理达标的污泥填埋,重点地区压减污泥填埋规模;鼓励采用“生物质利用+焚烧”的处置模式,将焚烧灰渣用作建材原料;推广无害化、减量化处理后的污泥用于土地利用。
推动信息系统建设。包括开展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摸底排查、依法有序建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、鼓励探索构建智能化管理平台等内容,为污水处理设施的运维管理、污染防治监管提供辅助决策。
国家发改委强调,各地要将污水处理设施用地纳入城市黄线保护范围,合理预留土地空间,有效防范和化解“邻避”问题。各地要合理制定污水处理费标准,加大征收力度,保证专款专用,推广通过市场化方式确定污水处理服务费水平。同时,强化监督管理,加强管材和施工质量监管,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机制。